芒种动态
19
2022-08
芒种行记 | 池州:绣野山水之间,有哪些新鲜滋味?
作者 admin
山水是自然打造的艺术品,也是每个疲于喧嚣生活现代人的心灵归处。当我们行走至一座城市,最直观的感受通常来源于区域的自然风貌,印象最深的则是一桌依托山水形成的美味盛宴。

 

池州,位于安徽省南部,以灵秀山水而闻名天下,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的青睐之地,他们纵情绣野山水,在无数次的挥毫点墨间,书写下城市的独特魅力。七月酷暑,芒种团队应邀来到了这座山水诗城,在炎炎夏日觅一丝清凉,感一份诗意,就池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一事开展实地调研工作。
 


倘若以地域为分界线,探寻每一首山水诗的起源地,安徽池州必然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座位于安徽省南部的城市,自古就因“灵秀山水”而闻名天下,千百年来无数的文人墨客或驻足或隐居,他们借山水为依托,诗歌为载体,诉诸千思万绪,品味世间珍馐。

 

这些文学巨匠们,在池州都留下了哪些传世佳句,又品尝过哪些美味佳肴?且看我们一一道来:
 

九华山:妙有生二气,灵山开九华

 

从古至今,巍峨灵秀的九华山,似乎就有一种力量吸引着中国文学史上最顶尖的一批巨匠。陶渊明、费冠卿、杜牧、苏东坡、王安石等文坛大儒游历于此,吟诵出一首首千古绝唱,黄宾虹、张大千、刘海粟、李可染等丹青巨匠挥毫泼墨,留下了一幅幅传世佳作。而在千万首描绘池州的诗词画作里,最具名气的,当属诗仙李白为九华山所写的名句。

 


天宝十三年(754)冬,李白应秋浦友人高霁和青阳友人韦权舆的邀请,聚会于九华山。他远眺松雪,九峰如莲花,顿生美名之情,即兴赋诗,谱写《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的千古名篇。

 

从此,“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的佳句名传天下,而九子山也更名为如今的九华山。

 

此番,池州调研工作,我们必然要造访九华,观赏九华的奇山异石,解密池州山水灵秀的本因。来到九华山的时候,正值下午,目之所及之处,皆是奇峰异石和缭绕其中的云雾,据说远眺花台主峰,还能看到神奇的大自然睡佛景观。
 


九华山因地藏王在此开设道场、普渡众生,成为了赫赫有名的佛教圣地,引千万人朝拜。而九华山所产的特色物产九华黄精,也因地藏王用来修身养生的传说故事而名扬四海。
 


九华黄精是池州极具代表性的特色物产之一,素有“北有长白人参,南有九华黄精”之说,先后被认定为国家森林生态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证明商标,入列“十大皖药”。其富含人体中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新鲜根茎横生,肥大肉质,多糖含量达14%以上,是国家药典标准的两倍,通常经过九蒸九晒工艺成为成品,可切成薄片泡水或嚼食,也可添加到茶及其他饮品中。
 


依托九华山水独一份的庇护,九华黄精的品质在全国独占鳌头,广受市场的青睐,常年在各大电商平台黄精类产品检索中位列第一。
 


秋浦河: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是池州的古称,也是池州的母亲河。这是一条发源于皖南深山区石台县境内的一条河流,河水澄碧如秋,两岸风景如画。
 

 


如同池州与山水诗歌的渊源,景色如画的秋浦河,也被誉为是“流淌着诗的河流”。

 

无数文人墨客在此创作诗文佳作,李白就曾“五到秋浦”,泛舟之上,面对江山胜迹,面对茫茫秋浦,感慨时间的流逝、抒发自身的抑郁愁思,留下著名的《秋浦歌十七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康震在中国诗词大会上说,“每个诗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灵净土”。李白游历天下山川,却对池州所在的皖南地区情有独钟,或许不仅是友人谢朓的缘故,也是因为池州的灵秀山水能短暂寄托心灵,承载诗仙的漫边愁思。
 


而提起秋浦河,不得不说的便是池州的特产美食“臭鳜鱼”。这是一道以池州鳜鱼为主料,配以特有佐料烹制而成的特色美食。梁昭明太子曾食秋浦河鳜鱼,盛赞“水好鱼美”;李白、杜甫、杜牧、岳飞等历代文人墨客曾在贵池品食鳜鱼,诗人杨万里更是在品尝秋浦河鳜鱼后,留下了“一双白锦跳银刀,玉质黑章大于掌”的千古佳句。

 

岳飞: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明月归

 

只要来到池州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好山好水并不是单独形成的,它们是一片有机灵动的整体。而其中,链接九华山、秋浦河的重要角色,就是平天湖。

 

从地理位置上看,平天湖之南连接九华圣地,之西连接流淌着诗的河流秋浦河,同时与池州古城、杏花村风景区鼎足相望,构成山水文化的缩影,也构筑了池州典型的“山水在城中”的特色景观。静静欣赏这片波澜壮阔的湖面,还不时能看到几只鸟儿飞过,颇有李白口中“水如一匹练,此处即平天”之感。

 

除了“顶级带货流量IP”李白之外,还有一位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也对池州情有独钟,他就是抗金名将岳飞。
 


岳飞驻兵贵池齐山,练水师于平天湖之时,常垂钓于平天湖上,一张桌子,一壶酒,一只鱼竿、一只笔,在半睡半醒中享受平天湖的生态风光。“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便是岳飞对于池州锦绣风光的描述。
 

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水与文化相互依托,彼此成就。池州因山水聚集了万千诗人,留下千古佳句,也因古诗佳句的流传,为池州这片山水更添一重韵味。

 

公元845年,时任池州刺史的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在杏花村行春遇雨,写下了流传千古、妇孺皆知的《清明》诗,“天下第一村”杏花村从此名扬天下,杏花酒家也成了食客们趋之若鹜的好滋味。
 

 
试想,选一个雨后温润的日子,与三五好友一起,造访杏花村,点上一桌池州特色佳肴、池州臭鳜鱼、黄精土鸡汤等饭桌大菜、搭配上西山焦枣等特色小吃,酒足饭饱之后再来一杯醇香的润思祁红茶,或许便是品味这一池山水最惬意的姿态。
 


池州山水灵秀,而更具韵味的是因山水形成的区域文化,是这一方灵秀山水,被无数传统文化精英寄托以人生理想、抱负追求、失意消愁等情怀和情感的价值。此番,打造池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也期待能以品牌为媒,引领更多的消费者走近池州,感受这场山水文化紧密相连的自然生态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