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动态
13
2024-03
专家观点 | 顾益康:聚焦2024年中央1号文件 让“千万工程”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总引擎
作者 芒种

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文件明确指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近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实施推进20多年的“千万工程”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智库专家、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顾益康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千万工程”是改写当代中国三农历史的伟大工程。“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之后,我国已进入新型城镇化与逆城市化互动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时代,要顺势而为地实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双轮驱动,顺应新时代新背景来擘画新一轮“千万工程”的新蓝图,努力使新时代的“千万工程”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总引擎。

图片1.png

“千万工程”开创了引领乡村振兴、民族复兴的强国之路

Q:今年“千万工程”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提到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为什么一号文件首提“千万工程”,释放出什么信号?

顾益康:“千万工程”开启了一场由农村人居环境变革催化带动生态变革、产业变革、社会变革的重大转型,掀起了由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和农民投资建设美丽乡村的大潮,从之江大地到中华大地发生了乡村功能重塑、城乡关系重构、发展方式绿色蝶变,实现了乡村衰落到乡村振兴的伟大转折,开创出一条“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圆梦之路。

站在“千万工程”实施20年的关键节点,去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到要以“千万工程”的经验为引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释放的信号是——深化认识“千万工程”的伟大意义,全面总结“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深刻阐释“千万工程”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启示,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使新时代的“千万工程”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总引擎。

Q:今年一号文件开篇提到“千万工程”创造了推进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千万工程”于2003年提出,实施至今超过20年。作为先进经验和方法论,它的价值是什么?

顾益康:历时20周年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其对浙江三农发展乃至中国三农发展作出的历史性重大贡献,其蕴含的理念方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旺盛实践活力,已经成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领。我认为,“千万工程”具有以下五方面的重要经验价值:

一是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主抓手。“千万工程”改变了以往政府只管城市建设、城市公共服务,不管农村建设和公共服务的状况,把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作为三农工作重点,放到党和政府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这使浙江“千万工程”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成功范例。

二是把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作为三农工作的奋斗目标。“千万工程”改变了”三农“工作主要是抓生产发展的旧习惯,把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过上富裕幸福生活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了增进农民根本利益、尊重农民权利的“以人为本谋三农”的理念,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确保了“千万工程”深入持久推进。

三是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型城乡关系。“千万工程”建设中注重以城乡统筹规划来引领城乡一体化建设,强调把“千万工程”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龙头工程来抓,极大地提升了“千万工程”建设水平,也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四是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与时俱进。浙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吒,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把深化“千万工程”作为全省三农工作主抓手,与时俱进地深化和拓展“千万工程”的内涵目标,实现了从整治垃圾村到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再到向未来乡村和共富乡村的迭代升级。

五是构建一把手亲自抓、五级书记共同抓工程建设的强大工作保障体系。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和实施“千万工程”,并形成了五级书记一起抓“三农”工作,齐心协力推动“千万工程”实施的工作机制,为“千万工程”持续高质量推进提供了强大的政治组织保障,这也从体制机制上保证了浙江“三农”改革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深化山海协作为广东“百千万工程”赋能

Q: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千万工程”作为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经验探索,有哪些方法值得广东推进“百千万工程”时学习借鉴?

顾益康: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可以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作为“百千万工程”的总战略,把“百县富强、千镇振兴、万村共富、全域和美”作为“百千万工程”的奋斗目标,以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解决广东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机制带动县镇村一体化发展。“千万工程”树立“统筹城乡兴三农”的新思路,贯彻以工带农、以城带乡的理念,使“千万工程”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龙头工程。在县级层面,广东要做强做大县域经济,提升县城承载能力,促进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迭代升级;在镇级层面,要通过积极推进扩权强镇改革,破除乡镇体制机制上的发展障碍,为特色小镇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在村级层面,要把“建设美丽乡村、经营美丽乡村、共享美丽乡村”三步并成一步走,在此基础上向“富丽乡村”迭代升级。

同时,还要深化山海协作,推进山城融合。广东沿海繁荣城市有得天独厚的粤港澳大湾区优势,能量巨大,但同时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这时候就要想办法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优势,将粤东西北的山区带起来。要把城市功能拓展到城郊农村和山区,使之成为生态商务区、生态农旅区、生态康养区等生态型绿色新城区。同时,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和山区的双向带动力,加快进城农民市民化、培育新型农民。

农村改革是“三农”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源

Q:今年一号文件提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请问农村改革如何突破深水区,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顾益康:农村改革仍是新时代“三农”发展的最重要的引擎和动力源。当下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和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改革是农村改革的两大重点领域,急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深化和突破。从我国历史发展逻辑来看,每一次“三农”大变革都是围绕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而展开的。按照历史的大逻辑,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时代还是要聚焦和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深化活化土地制度,要下决心对城乡二元分割分治的土地管理制度和农地经营制度进行再改革的顶层设计,尽快废除城里人不能到乡村建房买房这种陈旧的法律规定,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的土地管理体制,处理好土地资源保护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让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促进作用,以“确权赋权活权”系统思维贯穿改革全过程。

在深化承包地改革方面,要致力于有利于促进承包地向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集中和有利于小田变大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长期化、股份化方向深化,形成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与生产、供销、信用和社区合作联合服务体系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同时鼓励农业转移人口有偿退出土地承包权。

在深化宅基地和农村建设用地改革方面,要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步伐,让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获得国有建设用地同等的财产权利,并在征地中要留足10%左右土地作为集体和农户创业就业建设用地。按照“明确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资格权,搞活使用权”的三权分置的基本原则赋予农房出租和宅基地使用权更长期流转年限,允许和鼓励市民上山下乡长期租赁农民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建房。

在深化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用房和农文旅项目的临时建设用地的改革方面,要在一般农田和山地林地应安排5%作为项目的非农设施建设用地,迫切解决现代设施农业和规模化农业配套农机具存放等非农地需求,以及发展农旅文项目缺乏非农建设用地而难以落地的问题。

Q:如何发挥科技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的驱动作用?

顾益康:要构建数字化新技术、绿色化新技术和生物化新技术化“三技”融合的科创共同体,以”三技“加快赋能乡村振兴。特别要重视数字化技术的全面应用,促进数字化技术、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生产、乡村治理、公共服务上的全面赋能,使数字化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耀眼星光。同时,绿色低碳技术、生物技术也要在生产、生活、生态各个方面全面应用,使农业农村现代化有特高的科技含量,成为“三技”融合的科创共同体,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的科技新动能。

文章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