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动态
04
2021-03
芒种行记丨千香以外,宿迁的城市气质是什么?
作者 admin
导语:

一个城市的气质,源于其无法忘却的历史,也源于当代人的精气神。曾经,水的泛滥给这片土地的人带来苦难。而今天,水的柔情又赋予了城市发展的新生机,成为宿迁人美好生活的源泉。

 

早在2019年,芒种团队就和宿迁相识,打造了“宿有千香”区域公用品牌。2021年1月,因宿迁籼米区域公用品牌形象打造一事,芒种团队再次来到宿迁。如果说初访的我们,体会到的是宿迁城市的“千香魅力”,那么再次来到这边土地的我们,感受到的则是宿迁“刚柔并济”的城市气质。
 


 

宿迁城的刚与柔
 

午后自杭州出发,进入宿迁已接近傍晚,所幸太阳还未从天边落下,也让我们有机会用最真实的视觉感知,将城市河湖脉络一一描摹。

 

这是一座有“泽国水乡”美称的城市,境内骆马湖、洪泽湖两大淡水湖泊,一南一北形成天然的守护,古黄河、大运河穿境而过,串联起区域内的大小河湖。

 

若不知晓宿迁的历史,必会认为“柔情水乡”就是它的一贯面貌。

 

其实在近代以前,宿迁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洪涝灾害地”。唐代,滚滚的黄河水冲决而下,先后侵吞泗水、濉水以及众多湖泊,将古老宿迁山、水、城和谐共生的局面完全打破,泗水故道成为高出地面的悬河,骆马湖成为高出地面的悬湖。宿迁的城市名称,也与当时的水患有着莫大关联——为避扰灾患、寻求安定的生活,宿预县百姓举家迁徙至下相城(宿迁),后为避代宗李豫之讳,将“宿预”更名为“宿迁”。

 

这场由宿迁人担当主力与自然艰苦搏斗的战役,长达数千年之久。直至新中国成立,宿迁掀起三次大规模治水兴淮工程,才逐步将昔日“渚水汇集的洪水走廊”转变为如今“回暖春绿的鱼米之乡”。

 
纵观宿迁的发展历史,是宿迁人凭借刚强意志精神与水抗争的故事。如今故事已翻开新的篇章,但经由苦难长久锤炼所形成的精神,却已无声地融合到城市血脉之中,雕刻成宿迁独一无二的城市气质。
 

骆马湖畔的一片好风光
 
一代霸王的柔情与豪情
 
世人常以成败论英雄,唯有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至今为人所称颂。来到项王故里,在景区四处走走,高大巍峨的古城阙总让人沉浸其中。
 
当年西楚霸王项羽拔山举鼎、揭竿而起、破釜沉舟、推翻暴秦、定都彭城,戏下分封,从而隆重举行了西楚文化的奠基礼。尽管已跨越两千年的历史,尽管是静止的石塑雕塑,但目睹之后依然可以感受到项羽当年嗔目叱之、敌目不敢视、手不敢发的神威。
 
 
胜败皆在一瞬间。垓下作战失败,当项羽站立于乌江畔,吟唱《垓下歌》,尽情诉说着他霸业未成的惆怅、爱人自刎的悲痛,“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却也让世人看到了一代霸王的豪情与柔情。
 
从无到有的宿迁籼米
 
才从水利遗址公园走出,便驱车来到骆马湖畔。冬日午后,是近日以来难得的好天气,冰冻数日的湖水逐渐消融,流淌的生机开始洋溢,湖畔是三三两两的行人,呈现一片和美的风光。我们边走着,边听着同行人的讲述。
 

冬日的骆马湖畔冰雪尚未消融,湖面一望无际
 
原来,骆马湖是宿迁市区人饮水的来源,也是灌溉宿迁籼米的重要源泉之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旱改水”工程的实施,使宿迁改变了曾经只能种植棉花、玉米、大豆、红薯等旱作物的历史,开创了水稻生产的新纪元,并探索出“无磷不种苕,无苕不种稻”的典型种稻经验,成为淮北水稻生产的一面旗帜。随着高产杂交籼稻的示范推广应用,宿迁籼米的发展进入快速上升期,到新世纪之时已成为业界公认的中国最优质的杂交籼米,在闽粤浙等南方市场享有较高声誉。
 
宿迁籼米实拍图
 
从无到有再到享誉市场,虽甚少有文字资料的留存,却也能想象到宿迁籼米产业背后,宿迁农人的坚韧与努力。
 
时间将宿迁农人的辛劳悄悄匿藏,将项羽霸业未成的哀伤、宿迁人民抗洪涝的苦难轻轻掩盖,却留下永久的宿迁精神植根于每一个宿迁人心中,形成如今刚柔并济的城市气质,造就助力宿迁发展的不竭动力。
 

 

2018年至今,宿迁先后推出“宿有千香”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宿有千香·霸王蟹”子品牌,并提出打造“宿迁籼米”品牌新形象,一步一个脚印,将宿迁农业的形象展现在大众面前。我们相信,时间会说话,它会逐步展示这个刚柔并济的城市所拥有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