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动态
17
2021-06
芒种行记 | 在西安高新区,遇见都市农业的无限未来
作者 admin
导语:

高新区向来是城市经济的“发动机”,工业发达、人才汇聚。这样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地方,一般很难与农业发展联系在一起。西安高新区却是一个特例,它托管了户县葡萄与周至猕猴桃核心产区,辖区内12个街镇中有10个涉农,农业品牌打造乃现实所需。面对西安高新区这样一个“特殊案例”,农业发展路径究竟应该怎么走?

 


西安是芒种品牌管理机构的“老朋友”了。

 

2015年,团队在户县农业局(现鄠邑区农业农村局)委托下,为“户县葡萄”量身定做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同年8月,在户县第五届葡萄文化节上,“户县葡萄”区域公用品牌新形象首次亮相,拉开了“户县葡萄”在全国宣传推介活动的序幕。

此后数年间,团队先后完成了周至猕猴桃、灞桥樱桃、临潼石榴的品牌战略规划,将西安农业的四大金名片悉数擦亮。如今这些品牌均已发布使用。来到西安,看着熟悉的农园街巷,仿佛来到自己的第二个故乡。


 
凭借对西安农业的多年深耕,团队充分积累了品牌运营管理的实战经验。此番与西安高新区的合作,依然是一次“新”的尝试。
 
 

首先是区域属性的不同。西安高新区是西安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是为了加快城市发展而设立的功能区域,不是民政部注册认定的正式行政区划。

 

西安高新区成立于1991年,是最早成立的13个国家高新区之一。今年正值成立30周年,走进高新区,高楼密布,阿里、三星等科技企业大楼矗立,俨然是现代化大都市的面貌。

 

如此繁华都市,如何与农业发展联系在一起?

 

2018年,随着高新区顺利托管雁塔区、长安区、鄠邑区及周至县部分区域,12个镇街成为高新区的主体,除丈八、鱼化两个街办外,其余10个镇街均涉农。如今,全区基本农田面积21万亩,2020年园林水果种植面积达到7.04万亩,果业产业占比30%左右。

 

赶巧的是,这次区域划分,将户县葡萄和周至猕猴挑的核心产区都托管至高新区,这大大增强了高新区的农业实力。但是,行政管理权的变更也带来一系列问题,被托管地无法沿用地标品牌包装,缺乏地域背书,但高新区尚未形成自有品牌,怎么办?高层领导拍板,必须做品牌!

 

接下来,就是如何打造高新区农业品牌?难题摆在了芒种团队面前。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真实掌握高新区农业发展情况,芒种团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走访各个生产基地,充分收集一手资料。多年以后再度踏访,分外亲切。
 

 

冰葡萄实际代表一种种植技术,寒冬腊月采摘,既能错季销售,也更具观赏价值。研究所还与法国酒庄合作,研发冰葡萄酒,创造不一样的味觉体验。
 

 

据统计,西安高新区葡萄以“户太八号”、“阳光玫瑰”为主,占全区葡萄种植面积的95%,面积约2万亩;区域内建设有葡萄避雨大棚、设施大棚约800亩,现代化产业化水平较高。团队调研的数个葡萄产业园,均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种植。
 

 

在西安当果农,一定是一件充满幸福感的事情。根据果业生产统计,园林水果单产1532公斤/亩,其中,主导产业葡萄单产1949公斤/亩,猕猴桃单产1562公斤/亩,果园亩均纯收入8000-12000元。

 

我们来到佰瑞公司,站在高处眺望猕猴桃种植园,看这片猕猴桃的“江山”,更是深有感触。

 

除葡萄、猕猴桃这两大支柱产业以外,团队也参观了其他类型的农业产业园,包含花卉、草莓、食用菌、猪肉加工等多种产业类型。农产品规模不大,但种类丰富。

 

 

纵观高新区农业产业,目前仍为单一的生产功能为主,如葡萄、猕猴桃仍以单一的鲜食供应功能为主,部分草莓园开展观光采摘活动,但仍为个体经营模式,规模不大。未来,西安高新区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西安高新区的农业产业类型,可以总结为“1+2+N”,以葡萄、猕猴桃产业为主导,多种产业类型共同发展。农产品品牌是芒种团队擅长的领域。长期以来,我们服务于地方政府,致力于农产品品牌的打造。但西安高新区需要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农产品品牌。

 

地标品牌声名之下,我们不可能再造一个“高新区葡萄”或者“高新区猕猴桃”。西安高新区要的,是在现有的都市声名、农业基础之上,依托在财力、人力、消费水平上的天然优势,探索都市农业发展的新路径。开启这条新路径的钥匙,正是一个全新的高新区农业品牌。

 

如何定义这个品牌?如何选择品牌发展路径?需要更深层的研究分析。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充满挑战,但也能带领更多农业人望见新的未来。

 

西安市文化底蕴深厚、果业种植历史悠久,西安高新区,可谓是古老土地上的年轻力量。都市农业是各地政府积极探索的农业发展形势,然而绝大多数地区,仍然停留在城郊型农业的发展阶段,依托农产品流通建立农场与城市的关系。在众多发展优势的基础之上,西安高新区能否成为国内都市农业发展的引领者,我们拭目以待。